查看原文
其他

都在谈论城中村,你以为的城中村是什么样的?

2016-08-06 SCD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

城中村, 有人看到它的人情味、有人看到它的脏乱差, 还有人看到它的高回报。身处城市却被冠以“村”的名字, 身为“村”却生活在城市之中。第12期“设计与生活”聚焦“城中村和我们的城市生活”,通过专家解读、实地观察和切身体验, 去认识和思考城中村对于城市的价值和意义。


本周日(8月7日)下午两点半,深圳中心书城南区大台阶,主讲嘉宾李津逵、冯果川,城中村公开课等你来!公开免费、无需报名,欢迎围观!


我们将全程直播,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或者在bilibili上搜房间号849645就可以看直播并参与互动。现场的童鞋,我们有准备原创小礼物哦!






作为摄影师来说,希望去一个比较多元的地方去寻找画面。在深圳,只有在城中村里面才会发现这么丰富的素材。如果是去深南大道或者去OCT(华侨城)拍,除非拍建筑,想拍人的话,是拍不了什么的。


大概10年以前,第一次去城中村,给我印象是二奶村。当时收入比较低的一些香港人,他们的收入层次只能在城中村给二奶租房,当时有几个比较有名的二奶村,像黄贝岭。还有一些香港人来深圳做一些色情消费时,他们会去水围村、沙嘴跟上下沙。这也是当时吸引我去村中村拍摄的一个动力,我觉得这个场景很有挑战性,对于摄影师来说总是想寻找特别的镜头。


我也比较关注安全。如果我觉得会有危险,就不敢把相机拿出来。大概06、07年的时候,沙嘴村整个村都是色情产业,连士多店的门口都站满小姐,我根本不敢把相机拿出来。要是你一进去就把相机拿出来的话,根本无法走出村,而且那时手机好像也拍不了照片,只能拿相机拍。其他情况没有什么危险,其实城中村的人都很好打交道。


喜欢吃的人就觉得城中村是个美食天堂。下沙村有一个店卖鸭粥,我也吃过,好吃又便宜。旁边还有一家店,做养生汤,据说要打电话预约,而且卖得很贵。但是你从外面看不出来,知道的人才知道里面有宝贝。


——白小刺




刚下班回来的洗脚城员工,工作服还没脱就去菜市场买菜准备回家做饭。


洗脚城在培训新招员工,基本上都是从长途大巴下来,培训几天就要上岗。


一个太妹飞女在抽烟。


洗头房给客人服务的场景。


这是唯一一张彩色照,是一个小女孩。


他们是以这样的状态进入城中村——提个包,在城中村租个房子,当时300-500块之间就能租个单间。


一下班就是这个状态,人来人往。


岗厦有很多好吃的,又便宜又好吃的都会去城中村里面去找。


还有各种比较便宜的小的游戏机。


一个男人在抽烟,在湖贝村拍的,湖贝村也会成为下一个改造目标。


下沙村的一个祠堂。下沙村没有被改造,但是公共卫生管理以及临街的商业规划做得都比较好,还保持了原来的风土,传统建筑也保留的很好。这也是深圳唯一一个建了地下停车场的城中村——把广场上大概1000多平方米的地下掏空了,建了一个停车场。


当时在沙尾村的盆菜宴上。每年正月十五都很热闹,外地人都会回来举办盆菜宴会,也会引来很多小偷,这是刚刚被抓住的一个小偷。


一个磨刀师傅。


这是上沙村和下沙村的分界线。当时还有公共小巴运营,现在也没有了。


这是一个收垃圾的人,他租了一个房间,房租是300块钱。




我认为,城市规划要向城中村学习。城中村的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:


第一,城中村中可支付的小地块,放低了参与城市建设的门槛。在城市中,我们只能等着分配保障房、购买商品房。 但在城中村里面,由于地块足够小,小到可支付,一个家庭也能得到一块土地来盖房子,变成城市的一部分,普通老百姓能参与城市建设。 


第二,城中村中的居民自治,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。从管理上来说,城中村里面的街巷空间管理基本上居民自己商量和决定的,这是他们自我管理的社区。而且他们有投票权,这比其他地方做得要好。从文化保护上来说,城中村会保留自己的文化或绿地,比如对祠堂的保留,这是其它城市规划做不到的,但他们做到了。 从规划和设计的主体性来说,城中村的规划和设计是由本地人来做的。本地人不用电脑、不用图纸,只是就着这块土地来做规划,这是有自己的价值的。


第三,城中村的规划和设计具有先进性。从布局上来说,城中村的布局尊重现状条件,譬如,城中村中的道路布局的方向,也许是因为排水的原因,也许是更方便走到海边,这是和本地资源结合的设计,是值得城市规划向城中村学习的。 从交通方式上来说,在城中村中以步行为先导,这点也比现有的城市规划更好。从功能布局上来说,城中村中的功能是混合的,什么需求都可以在这里解决,还创造了很多工作机会,这是一种自我服务与自我需求的平衡。


第四,城中村是城市必要的一种基础设施,是一个就地解决住宿的支撑系统,将这些系统去掉可能会让城市瘫痪,或让城市投入更多的运营成本。比如岗厦拆了,大家都去皇岗租房,钟点工、送水工的费用都会变高。


——黄伟文


09年的时候,我在沙嘴村住了两个星期。我每天早上出去溜达,街上有人做早点,这个三角岔口有很多人摆摊。小店前有很多人在坐着聊天,虽然不一定是小店的顾客,但这里就相当于一个公共空间,顾客和主人之间可以交往。


这是沙嘴村主街的十字路口,非常轻松和自在。沙嘴村里所有的店铺都统一加了檐口,制作了统一的广告牌。有电动车搭载乘客,也有酒吧。村旁边还有一块荔枝林,作为休闲和健身的场所,我想可能是因为风水的原因保留下来的。


这旁边还有一块三角地。让人惊讶的是这里的建筑都被粉刷成欧式的,如果把下面遮住,会觉得跟欧式老城没有太大区别。下面如果好好清理下,会形成一个很好的广场。从另外的角度看这个三角广场,感觉形成的空间关系非常好。


这是另外一个广场,进去也很热闹,有篮球场、健身场所。还有一个大舞台,可以想象周末会有一些表演。


住在这里人可以得到各种便宜的服务。小摊贩利用空间的策略很巧妙,这些雨棚晚上可以打开做生意,白天收起来也不会阻碍交通。


这是另外一个三角街口。傍晚时刻很热闹,各种人在这里表演。


我们在地图上都可以看出沙嘴村空间的多样性,你需要什么,这里面就有什么。城中村也是一个开放的机构,谁都可以来使用。不像现在的城市规划,城市被各种各样的元素分割成各种功能性的碎片。而且城中村没有围墙,所以它是一个更开放、更人性化的城市空间。



如果这个城市可以按照这样的结构去延伸,这个城市会是更加可步行的、更宜人的、更亲切的和人性化。


相关链接:【设计与生活12】“城中村和我们的城市生活”系列活动最新发布!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